科學家通過研究極大地改善了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鐵鎳電池的性能。正如愛迪生最初設想的那樣,增強型設備最終可用于電動汽車。
為了證明愛迪生鐵鎳電池的可靠性,在1910年,駕駛員以1,000英里的耐力,駕駛由鐵鎳電池供電的百利車。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為鐵鎳電池注入了新的生命,鐵鎳電池是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在一個多世紀前開發(fā)的可充電技術。
愛迪生電池于1900年代初設計用于為電動汽車提供動力,在1970年代中期大受歡迎。如今,只有少數(shù)幾家公司生產(chǎn)鐵鎳電池,主要用于存儲太陽能電池板和風力渦輪機產(chǎn)生的剩余電量。
化學教授戴宏杰(Hongjie Dai,)說:“愛迪生電池非常耐用,但是有很多缺點,典型的電池可能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充電,并且放電速度也非常慢?!?/span>
現(xiàn)在,戴教授和他的同事們大大提高了這項具有百年歷史的技術的性能。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小組開發(fā)了一種超快鐵鎳電池,可以在大約2分鐘內充滿電,并在不到30秒的時間內放電。結果發(fā)表在6月26日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王海亮說,該團隊設法將充電和放電速率提高了近1000倍。
王海亮說:“我們的電池充電速度非???。”
戴宏杰說,有一天,高性能、低成本的電池可以用來幫助電動汽車,這就像愛迪生最初的意圖一樣。
他補充說:“希望我們能給鐵鎳電池帶來新的生命?!?/p>
電動車
愛迪生是全電動汽車的早期倡導者,他在1900年前后開始銷售鐵鎳電池。直到1920年左右,它一直在電動汽車中使用。該電池的長壽命和可靠性使其成為鐵路,礦山和其他地方的流行備用電源。工業(yè)直到20世紀中葉。
愛迪生創(chuàng)造了鐵鎳電池,作為腐蝕性鉛酸電池的廉價替代品。其基本設計包括兩個電極-浸在堿性溶液中的鎳制陰極和鐵制陽極。
戴宏杰指出:“重要的是,鎳和鐵都是地球上的豐富元素,并且相對無毒。”
長期以來,碳一直被用來增強電極的導電性。為了提高愛迪生電池的性能,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小組使用了石墨烯(納米碳薄片,厚度僅為1個原子)和多壁碳納米管,每個碳納米管由大約10個同心的石墨烯薄片卷在一起而成。
王海亮解釋說:“在常規(guī)電極中,人們將鐵和鎳材料與導電碳隨機混合。相反,我們將氧化鐵的納米晶體生長在石墨烯上,將氫氧化鎳的納米晶體生長在碳納米管上?!?/p>
這項技術在金屬顆粒和碳納米材料之間產(chǎn)生了牢固的化學鍵合,從而對性能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戴宏杰說:“將鎳和鐵顆粒耦合到碳基質上,可使電荷在電極和外部電路之間快速移動?!薄敖Y果是鐵鎳電池的超快版本,能夠在幾秒鐘內完成充電和放電?!?/p>
未來的應用
戴宏杰教授的實驗室開發(fā)的1伏原型電池的電量足以操作手電筒。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制造更大的電池,以用于電網(wǎng)或運輸。
日產(chǎn)Leaf和雪佛蘭Volt等大多數(shù)電動汽車都使用鋰離子電池運行,該電池可以存儲大量能量,但通常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充電。
王海亮說:“由于能量密度不夠理想,我們的電池可能無法自行為電動汽車供電?!薄暗撬梢酝ㄟ^為鋰離子電池提供真正的動力提升,從而加快加速和再生制動,來輔助鋰離子電池?!?/span>
戴宏杰補充說,增強的愛迪生電池在緊急情況下可能特別有用。他說:“例如,可能有軍事用途,您必須非常快速地收費。”
王海亮說:“它絕對是可擴展的。鎳,鐵和碳相對便宜。電解質只是帶有氫氧化鉀的水,也非常便宜和安全。它不會在汽車中炸毀。”
原型電池的一個主要缺點是-隨時間保持電荷的能力。戴宏杰說:“它沒有我們想要的充放電循環(huán)穩(wěn)定性。目前,它在800次循環(huán)中衰減了約20%。這與鋰離子電池差不多。但是我們的電池速度很快,因此我們會更頻繁地使用它。理想情況下,我們不希望它使用完全消失?!?/p>
戴認為使用強耦合納米材料是制造電極的一種非常令人激動的方法。這與傳統(tǒng)方法不同,在傳統(tǒng)方法中,您只是將材料混合在一起。我認為托馬斯·愛迪生很高興看到這一進展。
該研究的其他合著者是博士后學者梁永業(yè)和李艷光,研究生明功以及斯坦福大學的韋斯利·張和泰勒·梅福德。加拿大光源公司的周繼剛,王健和湯姆·雷吉爾;和清華大學的費偉
這項工作得到了英特爾的支持,斯坦福大學普雷考特能源研究所的斯坦納特/里德獎和斯坦福大學研究生獎學金。
Mark Shwartz為斯坦福大學普雷考特能源研究所撰寫能源技術。
關于戴洪杰在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實驗室
戴洪杰教授的研究小組一直致力于化學,物理,材料和生物醫(yī)學科學之間的橋梁和接口,以開發(fā)具有在電子,能量存儲,納米醫(yī)學等領域有用的先進納米材料。最近的發(fā)展包括在第二個近紅外窗口中對生物系統(tǒng)進行熒光成像,超靈敏的診斷檢測,快速充電,廉價的鋁電池和可負擔的,能將水分解為氧氣和氫氣的節(jié)能型電催化劑。
戴宏杰在北京清華大學開始了物理學的正式研究,并在哥倫比亞大學開始了應用科學的碩士學位。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1994年博士學位)和萊斯大學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他于1997年加入斯坦福大學,并于2007年被任命為JG Jackson和CJ Wood化學教授。在他對納米科學的貢獻中獲得的各種獎項中,他獲得了美國化學學會的ACS純化學獎,朱利葉斯·施普林格應用物理學獎,美國物理學會的APS詹姆斯·麥格羅迪新材料獎以及材料研究學會的認可。 MRS中級職業(yè)研究員獎。他曾當選為藝術與科學學院,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科學院和美國國家科學院。
戴宏杰實驗室的研究工作是對碳基納米材料,等離激元材料,強耦合碳-無機雜化材料,新型電催化劑和電池材料的合成和基本理解,其應用范圍包括納米電子學,納米生物技術,納米醫(yī)學,能量存儲和電催化。
新型納米材料的開發(fā)
戴宏杰實驗室已經(jīng)為碳納米管的生長提供了先進且普及的化學氣相沉積技術,包括垂直排列的納米管以及硅晶片和其他基板上單壁碳納米管的首次圖案化生長,從而促進了全球碳納米管固有物理特性的研究。Dai的研究小組還通過拉開碳納米管的拉鏈率先開發(fā)了石墨烯納米帶的合成方法。
戴宏杰小組一直在開發(fā)具有可控氧化度的碳納米管和石墨烯上的各種納米晶體和納米顆粒的合成,生產(chǎn)出一類強耦合的雜化材料,在無機顆粒和納米碳之間具有共價鍵合,具有先進的電化學,電催化和催化性能。光催化。
戴宏杰小組一直在研究一種新型的納米結構等離子金膜,該膜在大型基材上具有較高的均勻性,可通過近100倍的開放式,超靈敏的蛋白質和抗體疾病生物標志物生物學檢測方法對近紅外熒光進行增強。 -紅外熒光。
納米物理與設備
戴宏杰的小組一直在研究納米碳物理和電子學。該小組合成的高質量納米管被廣泛用于研究準一維系統(tǒng)的固有電,機械,光學,機電和熱性能。Dai的小組演示了基于納米管的電子納米傳感器,開發(fā)了與納米管的Pd歐姆接觸,研究了在納米管中的彈道電子傳輸,并演示了集成了高kappa電介質的彈道碳納米管場效應晶體管。
納米醫(yī)學
戴宏杰的研究小組通過開發(fā)π-π堆疊非共價功能化化學,分子細胞遞送(藥物,蛋白質和siRNA),體內用納米碳進行小鼠模型藥物遞送(用于癌癥治療)以及體內研究,在碳納米管和納米石墨烯領域開展了生物學研究,利用近紅外光吸收對癌癥進行光熱消融。所使用的納米碳材料廣泛包括碳納米管,納米石墨烯和石墨殼磁性核納米顆粒。通過與醫(yī)療小組的各種合作,Dai的小組使用納米管作為新型造影劑,利用拉曼,光聲和熒光模式開發(fā)了體內外生物成像。
NIR-II熒光成像
戴宏杰的小組一直在使用簡單的單光子技術在體內進行深層生物成像的NIR-II熒光成像方面開創(chuàng)先河。戴宏杰的實驗室利用減少了在新近鑄造的NIR-II(1000-1700 nm)窗口中的光散射的物理原理,并利用了該范圍內的納米管固有熒光來推動組織穿透深度的極限,以進行熒光成像,例如非侵入性小鼠中風的全顱腦成像,以及小鼠腫瘤模型,后肢缺血和腦外傷的成像。開發(fā)了視頻速率(約30幀/秒)的NIR-II成像以實時測量單個血管中的血流,從而解決了與心動周期有關的功能。Dai的小組開發(fā)了新穎的NIR-II熒光劑,包括碳納米管,量子點,共軛聚合物和有機染料,有可能取代ICG進行臨床翻譯。零自發(fā)熒光生物成像是通過在?800nm處激發(fā)并在?1500 nm范圍內進行檢測而實現(xiàn)的。
電催化和鋁離子電池
戴宏杰小組一直在開發(fā)納米碳-無機顆粒雜化材料,作為該小組的新方向,從而導致了能源研究的實質性進展。他的小組開發(fā)了用于氧還原的新型電催化劑和包括NiFe層狀雙氫氧化物的水分解催化劑,用于氧的釋放。最近,Dai的小組一直在開發(fā)具有石墨陰極的鋁離子電池,這代表了電池科學和技術的新領域。
2025-04-17 11:36
2025-04-17 10:14
2025-04-17 10:07
2025-04-17 09:16
2025-04-17 09:14
2025-04-17 09:07
2025-04-17 09:06
2025-04-17 09:05
2025-04-16 11:09
2025-04-16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