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yè),為了一項核心零部件的研發(fā),就投入了1.7億。這樣的大手筆,固然令人驚嘆,而龍工為什么敢于做這樣的大動作,更值得思考。
我們一直說,市場經濟要的是“一招鮮”,誰手里掌握了與眾不同、高人一籌的核心技術,誰就占據了產業(yè)的制高點和市場的有利地勢。這個道理,其實大家都懂,然而可惜的是,我們一些企業(yè),包括為數不少的國企,卻舍不得在核心技術上花血本、下大本錢,致使不少企業(yè),年復一年當別人的加工廠,或是周而復始地生產低水平重復的產品,甚至還有的企業(yè),寧可去“延長戰(zhàn)線”,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諸如房地產開發(fā)這樣的“副業(yè)”上去,就是不愿把錢花在核心技術的研發(fā)上。這其實也是經濟危機一來,買方市場一變,我們有的企業(yè)立馬日子難過的深層原因。從這個意義上,龍工的大投入,確實難得,確實值得我們猛省。
民企的投入,多是自己掙出來的,所以錢從哪里來,確實是個大問題。龍工靠融資租賃打開了銷路,確保了資金鏈的源源不斷,所以研發(fā)才能有大投入,才有勇氣和底氣。他們先行先試,率先搞新的銷售模式,進行了成功的探索,形成了良性循環(huán)。這一點同樣值得我們借鑒。
新年伊始,位于松江的民營企業(yè)龍工控股有限公司,一項投入高達4.7億元的核心零部件研發(fā)正在緊張進行。如此高的單項研發(fā)投入,許多大型國企都望而卻步,可龍工卻信心十足:依靠“融資租賃”打開市場,不怕技術新、價格貴的重型裝備銷不出去。
“越是高端的新產品,融資租賃的銷路越好,這讓我們在研發(fā)上更敢投入?!饼埞た毓墒紫瘓?zhí)行官邱德波介紹,2010年,“融資租賃”為從事工業(yè)機械生產的龍工帶來18億元的營業(yè)額。龍工均價80萬元的5000臺高端設備中,融資租賃占比高達90%。
作為一種新型金融產品,融資租賃當今已成為企業(yè)更新設備的主要融資手段之一。近百萬元一臺高端裝備,為工程建設必需,施工企業(yè)買不起,規(guī)模小的企業(yè)又很難向銀行貸到錢。然而,在龍工的融資租賃服務中,客戶只要首付10%,按期支付租金,就能開走最先進的高端設備。如何,龍工融資租賃公司已成功運作三年,不少高端設備在融資租賃幾年后,被企業(yè)買下來,實現了“以租代售”。2008年底至今,國家大規(guī)模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建設,龍工的融資租賃業(yè)務就在這段時間里乘勢蓬勃發(fā)展起來。
龍工負責人解釋,金融機構擔心還貸風險,而他們卻能把風險掌控在自己手中。由于龍工提供融資租賃的是自己的產品,客戶若不付租金,他們把挖掘機開回來便是;加上制造企業(yè)熟悉行業(yè)動向、了解客戶情況,風險自然較小。
創(chuàng)新的靈活服務,打開了先進裝備的市場需求,反過來又刺激了企業(yè)研發(fā)核心技術的愿望:敢于投大錢搞高技術新產品開發(fā),再通過融資租賃確保銷路。價值鏈在循環(huán),龍工的融資租賃之路也越走越寬。最近,有20多家國際知名財團、私募機構找上門來,希望在工程機械的融資租賃領域與龍工深入合作。而龍工打算在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后,在3—5年內將融資租賃做到百億元規(guī)模。
“依靠這樣良性循環(huán)的價值鏈,我們就不會像一些制造企業(yè)那樣擔心研發(fā)風險,把利潤轉投在房地產上。”龍工負責人的這番話發(fā)人深省。
2019-01-30 15:37
2018-11-23 16:42
2018-11-23 16:33
2018-11-23 16:32
2016-06-06 07:46
2016-05-18 17:35
2016-05-17 08:38
2016-04-20 09:19
2016-04-16 09:04
2016-04-12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