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們拿到了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100多輛電瓶叉車和內燃牽引車的生產訂單,總額達1155萬元,國家4萬億元拉動內需,我們最近就拿到近1億元的生產訂單,從而為明年爭取內需市場打開了一個突破口。”浙江杭叉工程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趙禮敏興奮地說。
近年來,我國裝備制造業(yè)迅猛發(fā)展,已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2007年,我國裝備制造業(yè)總產值達到11.94萬億元,占制造業(yè)工業(yè)總產值的33.77%,并超過日本、德國,位居前列。然而,全球金融危機卻使裝備制造業(y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中國機械行業(yè)完成工業(yè)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4.2個百分點,部分產品甚至出現負增長。
11月5日,國家出臺重大舉措,未來兩年,我國將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支持重點裝備制造企業(yè)技術改造,并抓住市場調整機遇,采取措施堅持原則淘汰落后產品、落后工藝和落后產能,鼓勵企業(yè)兼并重組。4萬億元大單飛向何方?本土軍團能分到多少蛋糕?杭州制造業(yè)開始布局國內外大市場。
龜兔賽跑,看誰笑在最后
有人這樣比喻說,目前國內裝備制造業(yè),就像龜兔賽跑,笑在最后的才是強者。
到2005年底,我國僅外資工程機械企業(yè)就多達130余家,國外品牌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接近50%,且基本壟斷了行業(yè)高端市場,并逐步蠶食著中端市場。比如叉車行業(yè),德國的林德、日本的豐田等國外著名叉車品牌在國內市場占很大比例。
國外品牌在帶來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理念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叉車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目前我國有叉車生產企業(yè)150余家,除了杭叉、合力等叉車行業(yè)“巨頭”外,工程機械行業(yè)、汽車行業(yè)也不斷涉足叉車制造,先后出現了中聯重科、廣西柳工、三一集團、山河智能、徐工集團、山推股份等企業(yè),競爭十分激烈。
就拿杭叉和安徽合力來說吧,前幾年,合力的銷量是杭叉的兩倍,但經過幾年的發(fā)展,今年杭叉銷量已超過了合力,截至11月,銷量達35000多臺,約占國內市場的三分之一。在行內人看來,“杭叉現象”和“安叉模式”都是優(yōu)秀的,究竟哪一種才是中國工程機械發(fā)展的最優(yōu)方向?誰也說不準。
今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一些明星企業(yè)“黯然失色”,原來并不起眼的企業(yè),卻在這時光芒四射,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據慧聰工程機械網了解,在金融危機面前,不同的企業(yè)也有不同的表演:有的企業(yè)早早儲備了過冬的糧食;有的企業(yè)利用戰(zhàn)略聯盟在特殊時期得到材料供應保證;有的企業(yè)則眼光向內,狠抓成本管理;還有的企業(yè)充分利用國外的資源,開發(fā)高精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打開一片天地……
由于上半年鋼鐵價格一路走高,不少裝備制造企業(yè)就提前備料,想通過“糧食儲備”來抵御原材料價格上漲的風險,而當7月份鋼鐵價格下挫時,利潤空間就壓縮到很小了。與之相反的是,杭叉卻采取“多次少量”的方式,很順利地避開了這場“價格劫難”,在整個行業(yè)虧損時,依舊保持相對高額盈利?!靶量嘁稽c,勤勞一點,風險就小了一點,我們要做的是百年企業(yè),龜兔賽跑的結果,是要看誰能笑到最后。”趙禮敏這樣說。
危機與誘惑,看你怎樣把握
在杭州,合力、林德、豐田都設有辦事處和銷售公司,杭叉是一家本土裝備制造企業(yè)。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杭州制造”已經聲名遠揚了,在北京國家央企重點項目招標會上,主辦方如果看不見杭叉的身影就感覺不踏實。
“杭叉現象”吸引了林德、豐田等國外品牌的關注,好幾家叉車“巨頭”都想并購杭叉,有的甚至想高價買下“HC”這個商標,都被拒絕了。杭叉有著自己的想法:既不迎合國際品牌,也不喪失自己的個性,同時還要引進外資,讓自己的品牌走出去。
同時,一些商業(yè)銀行也找上門來,希望他們能去銀行貸款,去收購兼并其他中小企業(yè),實現產業(yè)多樣化,但都被拒絕了,原因就是國內的裝備制造業(yè),和卡特彼勒、林德、豐田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搞“大而全”的資本運作,靠銀行貸款“虛胖”往往不能持久。
有學者說,資本運作中必須回避流動性陷阱方能制勝。這一點,“杭州制造”做到了,金融危機來臨時,能避開流動性陷阱的企業(yè)訂單源源不斷?!翱粗鴦e人一夜暴富,如果禁不起市場的誘惑,最終將前功盡棄,但要做百年企業(yè),就不能貪大求全,要做好風險控制。危機與誘惑,就看你怎樣把握?!币晃唤洕鷮W者這樣說。
“大強精”的辯證法,關鍵在于應用
由于在一個小池塘里覓食難以展開手腳,更多的企業(yè)正致力于把自己的產品和產能推向全球市場,力爭打造世界格局。廣西柳工不斷推進海外投資進程,安徽合力加緊產能擴張,山推股份的“錯位發(fā)展”,一些裝備制造企業(yè)要把企業(yè)做大做強做精。
有關專家認為,對比國外先進制造業(yè)的經驗,“做大做強做精”的理念實際上是有矛盾的,“精”和“強”是統(tǒng)一的,但是“精”和“大”是矛盾的,“做精”了就不可能“做大”,“做大”了就不是精品,小企業(yè)不一定不強,它可能是小巨人,有的大企業(yè)也可能像海綿。要把企業(yè)做大,就要先做強,要把企業(yè)做強,就要先做精。
“做精做強”,杭叉一直在苦苦追求。近年來,杭叉在科研上狠下工夫,在每一個銷售公司都設有自己的科研團隊,可以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并研發(fā)和生產了新一代電瓶叉車、環(huán)保叉車,深受國外市場歡迎。“做精”了,自然也就“做強”了。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杭叉占全國市場份額1/3,安徽合力占全國市場份額1/3,其他100多家叉車生產企業(yè)只占1/3市場份額。2007年,資產僅3億元的杭叉銷售量占國內第一,銷售了37925臺,銷售收入突破了30億元,同比增長40%以上;出口達到10647臺,創(chuàng)匯1.4億美元,綜合經濟效益指數356.3,連續(xù)8年位居叉車行業(yè)第一。
產業(yè)保衛(wèi)戰(zhàn),在重新洗牌中拉開
據報道,近段時間,各地政府紛紛宣布大規(guī)模投資藍圖:上海5000億、吉林4000億、安徽3890億、浙江3500億、河北5889億、江蘇9500億……未來兩年,將投資4萬億元拉動內需,支持重點裝備制造企業(yè)技術改造。
4萬億元催生無數大單,裝備制造業(yè)也正在進行激烈角逐,徐工集團收購了春蘭汽車60%股權,完成資產重組預案編制,可以看出其搶占國內市場的決心;像柳工、山推,因為擁有核心零部件配套優(yōu)勢,也緊緊盯著這塊內需市場;山河智能也希望靠“分享內需蛋糕”翻身……
盡管市場競爭激烈,但趙禮敏對工程機械行業(yè)信心十足,他說:“只要我們調整得好,這實際上是一個機遇,金融危機迫使行業(yè)調整結構,明年很多企業(yè)可能就會出局,現在我們加強新產品開發(fā)、人才培訓,就是為了下一個周期的發(fā)展。明年,我們要爭取鐵路鋪到哪里,我們的叉車就開到哪里,爭取哪里有機場、鐵路,哪里就有杭州制造的叉車?!?/P>
4萬億元拉動內需市場,很多人都盯著這塊蛋糕,但也只有行業(yè)中的佼佼者才能品嘗蛋糕的滋味。據了解,除杭叉已經拿到了國家物質儲備局、中鐵快運、深圳機場等單位近1億元的訂單外,杭州其他的裝備制造企業(yè)也紛紛布局國內外市場,并找到了突破口,西子聯合控股目前已拿下了廣東核電和杭州地鐵近9億元的項目。汽輪動力集團也加緊了大訂單的角逐??梢灶A料,本土制造業(yè)將在新一輪競爭中邁上更高的臺階。
2025-04-09 14:24
2025-04-09 10:32
2025-04-09 09:24
2025-04-09 09:21
2025-04-09 09:15
2025-04-09 09:12
2025-04-09 09:09
2025-04-09 09:06
2025-04-08 11:45
2025-04-08 10:46